流量焦虑与信任缺失转转身上的担子不轻
2025-09-16 15:49:25 鳌头财经
没有接过转转推广的抖音博主,算不上网红。
这并不是一句戏言,飞瓜易投数据显示,截至9月16日前的一周内,转转在抖音投放素材1422条,在合作的达人中既有“脱缰凯”这类粉丝量2890万的头部达人,也有“忘崽夫妇的路亚日记”之类粉丝量为几十万的中腰部垂类博主。
“精彩剧情用新换的手机看才爽,换新后旧手机怎么处理?当然是上转转。”、“买靠谱二手,我推荐转转。”诸如此类的广告高频次、碎片化的插入,甚至引发了网友们的“玩梗”,让“买二手手机上转转”这一心智牢牢扎根在用户心中。
在抖音上,转转几乎做到了“无孔不入”,然而在消费调解平台黑猫投诉上,却是另一幅景象。
在黑猫投诉以“转转”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包含113719条投诉,不少用户表示在转转购买的二手电子产品存在货不对板,商家欺诈等问题。
作为国内头部的二手交易平台之一,转转一面疯狂买量追求曝光,一面又不得不解决频繁的售后问题。流量与信任,如同担子的两端,重重地压在转转肩上。
线上用户数不及闲鱼零头 线下门店仅为爱回收一半
鳌头财经梳理飞瓜易投数据发现,转转在抖音的投放倾向于粉丝量在10万至100万区间的中腰部达人,且合作的素材大多为生硬的直接植入,鲜有契合达人调性的深度内容合作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广泛的覆盖,达到‘病毒式’营销的效果。”一位广告代理商向鳌头财经分析道,“二手平台对于抖音等平台的投放源于流量焦虑,我认为这种焦虑源于平台间的竞争。”
竞争的对象是闲鱼和爱回收。其中,背靠阿里巴巴的闲鱼是国内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今年3月份,闲鱼注册用户数突破6亿,月活用户数突破2亿人,日均GMV超过10亿元。
爱回收则拥有庞大的线下门店,截至今年第二季度,爱回收线下门店覆盖全国291座城市,门店数量达到2092家。
与此同时,今年二季度爱回收营收同比增长32.2%达49.9亿元,达到历史新高。
相比之下,转转线上用户规模不及闲鱼,线下触达点也正处于追赶爱回收的过程中。鳌头财经梳理发现,转转用户规模近几年表现十分不稳定。
2018年,其获得了微信九宫格入口,流量大涨。
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9年底转转月活触达3500万人,然而仅过了一年,其月活便腰斩至1507万人。距今最近的公开数据是2024年3月份的,彼时转转月活为2473万人,而闲鱼则为1.75亿人。
更为关键的在于,二手电子产品属于低频消费需求,用户交易完即走,转转并没有闲鱼那样的社区生态,无法做到有效用户留存,只能通过高强度投放持续获客。
再看线下,9月10日在北京举办的服贸会上,转转集团联合创始人相昌峰透露,转转线下品牌门店目前覆盖全国300+城市,数量则刚突破1000家。
线上用户规模仅为闲鱼的零头,线下门店数量仅为爱回收一半,流量上处于弱势地位的直接结果便是在市场份额上处于弱势地位。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2024年手机装置的总交易额计,爱回收和转转的交易额分别为62亿元和58亿元,市场份额分别为7.9%和7.4%。
二手交易的信任问题 转转仍未找到解法
同为二手交易平台,转转、闲鱼、爱回收的模式并不相同。其中闲鱼主打C2C模式,既平台不直接参与交易,而是提供交易场所;转转和爱回收则主打C2B2C模式,即平台收走用户的二手产品,在质检后再放在平台上售卖给用户。
这一模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价差赚取利润,另一方面可通过鉴定、质检等方式向个人用户收取技术服务费,扩大营收范围。
风险则在于,C2B2C模式将二手交易中最为核心的信任问题,承揽到了平台身上。
“C2C模式之下,信任问题仅存在于买卖双方,而C2B2C模式下,信任问题则集中于平台身上,一旦出现信任危机,用户较大可能弃平台而去。”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
事实上,为了解决二手交易中的信任问题,转转不遗余力进行投入,比如在青岛投资15亿元建设多品类质检中心。
即便如此,其也曾深深陷入信任危机,2023年,博主“猴大腕”发布视频,称转转二手手机出具阴阳报告,同一部手机在间隔不到30分钟内再度从转转回收时,转转的质检报告从没有问题到检查出瑕疵。
此次事件之后,转转全国所有门店开通了二手商品“7天无理由退货”服务,承诺如果消费者对7日内购买的二手商品不满意,可以直接走退货流程,转转将以原购买价退货,不再重新检验,由此产生的折旧成本由转转承担。
遗憾的是,此举并没有杜绝售后问题。
8月20日,有用户在黑猫投诉上表示,在转转购买“99新iPhone 15手机”,自行检验后发现是大修过的组装机。
另有消费者表示在转转购买的iPad在没有人为损害和转转标签完好的情况下,出现了无法开机,屏幕无法显示的问题,在7日内退货后却以“未退出ID或关闭锁屏密码”为理由中断售后,拒绝退款。
“屡屡出现的售后问题说明转转在品控环节上仍存在瑕疵,此类问题频发势必会影响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对于一个品牌而言,信任的修补往往比信任的建立更难。”前述行业观察人士向鳌头财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