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已经结束,为什么他还站着不动?”
2025-05-25 08:05:00 央视新闻
战斗中他7次负伤
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枪口
牺牲时年仅19岁
他就是特等功臣李家发
70多年过去
李家发最小的妹妹已经81岁
近日,在总台AI技术帮助下
兄妹俩实现了一次跨越时空的“重逢”
牺牲时他年仅19岁
胸前满是弹孔
安徽芜湖市南陵县家发镇
是以志愿军特等功臣
李家发烈士的名字命名
1951年,17岁的李家发离开家乡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1953年7月,
李家发所在的连队
主攻敌人扼守的轿岩山
战斗中他7次负伤
最后为给受阻的部队扫清前进障碍
他用自己的胸膛
堵住了敌人的地堡机枪眼
牺牲时年仅19岁
据战友王珍玺回忆
战斗结束后
王珍玺看到一个战士依然站在远处
他感到疑惑:
“战斗已经结束了,
为什么他还站着?”
但当走近时发现
李家发已经牺牲
他胸前满是弹孔
右手依然举着,手指上还有弹环
双腿紧紧插在泥里
脸对着前面冲锋的方向
1953年9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
为李家发烈士追记特等功 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 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同年12月25日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授予李家发烈士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
并授予一级国旗勋章和金星奖章各一枚
“捧一把他坟上的土放在我墓上
我要拥抱我的儿子”
李家英是李家发最小的妹妹
兄妹俩感情非常好
李家英回忆,哥哥曾在1952年写信
跟父母说要立大功
“请你们在喜报上看我的名字”
父母就天天盼喜报
1953年10月,
“喜报”真的来了
“当读到‘李家发用19岁的青春
堵住敌人的机枪’
我妈脚一跺,‘我儿呀’,就晕倒了”
李家发烈士的遗体
被安葬在了朝鲜的烈士陵园里
母亲生前一直盼望
能亲自到烈士陵园看看儿子
却始终未能如愿
临终前,
李妈妈向女儿
诉说了她最后的遗愿
李家英回忆:
“妈妈说,你把我坟上土捧一把
放到你哥哥坟上, 表示我抚摸他 你回来以后, 把他坟上的土 捧一把放在我的墓上
我要拥抱我的儿子”
2010年3月
李家英老人去了朝鲜
在合葬的烈士陵园给哥哥祭扫
也算完成了母亲的遗愿
她回忆,“那是一个无名烈士墓
1万多人都埋在那儿
有男有女,都很年轻”
曹家麟是李家发烈士
赴朝作战时的战友
近20年,他一直致力于
寻找志愿军烈士安葬地
以及为无名烈士寻亲
直到2018年
他在朝鲜江原道金化郡九峰里
志愿军烈士陵园
才找到了李家发烈士的安葬地
总台记者用AI技术
让英雄兄妹在军营“重逢”
李家发牺牲后
李家英总会想起和哥哥在一起的日子
长大后,李家英主动报名参军
选择和哥哥一样穿上军装
“我要接过哥哥的枪
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我要向他学习!”
参军第一年
李家英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荣获“五好战士”称号
2024年,李家英老人获得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称号
她一直有个心愿
就是想去哥哥曾经的部队看看
前不久,总台记者陪同
已81岁高龄的李家英老人
走进李家发烈士曾经所在的部队
陆军第80集团军某旅红一连
(原67集团军199师595团1营1连)
在家发班宿舍里
那张为李家发烈士
永久保留的床铺纤尘不染
一旁李家发烈士的塑像身姿挺拔
在李家发的塑像前
老人一遍遍抚摸着哥哥的面庞
拿出去年自己获得的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的绶带
给哥哥戴了上去
李家英说
“这个荣誉应该是李家发的
是哥哥的榜样力量激励我这么做的”
记者还送给老人一份特殊的礼物:
借助总台的AI技术
让同是军人的兄妹俩 在军营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团聚
山河已无恙,英雄请安息
铭记先烈,致敬英雄